您当前的位置: 武城县人民政府  >  政民互动  >  新闻发布会 > 正文 新闻发布会
“激发市场活力 推动消费升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来源:武城县 发布时间:2025-04-11

 

主持人: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县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持续提高我县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关注度、美誉度,逐步加快推进品牌强农,助力优质特色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今天,我们召开“激发市场活力 推动消费升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邀请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程永焘 先生,郝王庄镇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室主任、新闻发言人 陈霄轩 先生,县农业农村局市场信息股股长 刘敏 女士,德州冠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冯阳 先生,共同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程永焘 先生,介绍我县农业特色发展有关情况。

程永焘: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武城县农业农村局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年来,武城县立足农业特色和发展优势,扎实发展特色农产品,培育了英潮、虎邦、古贝春等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农业品牌,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武城特色的强农兴农之路。截至目前共有“德州味”授权企业9家,“五味俱全”授权企业29家,“三品一标”认证企业50家、认证产品146个,依托辣椒、粮食、蔬菜等特色产业,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4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21个。

一是深挖特色,夯实发展基础。武城县辣椒种植历史悠久,据记载已有170余年种植历史。一是制定发展规划。结合辣椒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武城县研究制定《推进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着力塑强武城辣椒这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武城辣椒”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评为“全国十大名椒”。二是强化龙头培育。依托武城县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中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馨赛德(德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虎邦食品(武城)有限公司、山东东顺斋食品有限公司、山东赛鸿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等辣椒精深加工企业,发展辣椒配料系列、韩式风味酱系列、鲜椒酱系列、辣椒提取物系列、辣椒快速消费品系列五大系列一百多个产品,其中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成功打造了“英潮”、“东顺斋”、“虎邦”等多个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武城县2024年获得“辣椒产业特色产地”荣誉称号。三是注重文化创新。引导企业挖掘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创新传统产品+现代元素,不断创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产品,激发消费潜力。帮扶指导辣椒产业实现3个全国首创,分别是全国首家辣椒文化馆,全国首家省级辣椒协会,全国首家辣椒价格指数成功运行。武城县润农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申请的“武城辣椒”纳入《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二是延伸链条,培育农业品牌。武城县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强企,形成以中椒英潮、馨赛德,古贝春酒、丹顶鹤面粉,双聚食品,正兴食品,冠优农业为龙头的辣椒精深加工、粮食精深加工、肉鸭屠宰加工、肉羊养殖屠宰、武城酥梨五大加工产业链。一是开展双招双引。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小组,牵头负责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工作,山东冠优农业总投资10亿元武城县万亩“黄河酥梨”产业长廊暨京杭大运河“梨花水岸”项目正有序推进,山东种业集团投资2.6亿元建设现代种粮科技创新示范园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正在协调落地事宜。投资2000万元的和美饲料年产20万吨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德州市银源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实施的年产3000吨糕点项目,已经完工等。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园建设。投资3亿元,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山东绿丹食品科创园,目前入园企业10家,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食品检测、研发、冷链物流仓储配送、互联网销售、人才交流、商务接待等“一条龙”服务,“五链两园”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三是布局数字化。坚持科技提升、数字赋能,推动绿色食品加工模式变革,引导企业经营主体加快应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装备,实现全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武城县丹顶鹤面粉有限公司引进瑞士码垛机器人,实现了面粉加工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日加工小麦1000吨,年生产优质小麦专用粉23万吨。四是成立农业研究院。加快新技术及科技成果转化,引进乌克兰国家农业科学院,成立武城县乌农冠优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助推武城县农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夯实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实施县,武城县顺应生鲜食品需求,聚焦鲜活农产品产地“最后一公里”,强化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有效增加冷藏保鲜能力,有效拉长产业链条,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县冷藏保鲜年储存量40余万吨。

三是多元推介,激活消费潜力。武城县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多元化建设。一是拓宽推介渠道。统筹用好线上线下各类平台,加大品牌营销力度,通过品牌推介等举措,全方位提升武城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用好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以及视频号、抖音等社交网络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好品山东”农产品走进京东暨京东年货优选活动,元艳青副县长在京东总部推介武城“运河酥”梨、武城辣椒、武城白酒3种特色农产品,有效扩大了武城农业品牌的影响力。二是搭建展销平台。组织古贝春、中擎食品、中椒英潮等10余家企业参加2024港澳山东周、“鲁渝协作”2024青岛辣博会、组织冠优农业参加2024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组织中椒英潮、冠优农业参加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大型展会10余次。古贝春白酒荣获2024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最受欢迎产品”。三是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每年丰收节设有特色农产品展区、“寻味德州走进武城”等系列精彩活动。在特色农产品展区,汇聚了武城辖区内一大批特色农产品与特色小吃,吸引人们争相品鉴,力争叫响武城县土特产品牌。“寻味德州走进武城”活动, 制作采风视频,展示武城的美食美景、文化特色。邀请大V博主、旅游达人等,前往武城体验并分享个人感受,利用其影响力吸引更多群众关注武城农业品牌;并推出“武味俱全”主题套餐、寻味线路等,拓宽宣传渠道。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立足特色谋发展,凝心聚力促振兴,为我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武城力量。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程局长的介绍,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在提问前举手示意。

记者:农业强,品牌必须强。我县目前“德州味”授权企业9家,“五味俱全”授权企业29家。下一步武城县农产品牌方面有哪些推进举措?

刘敏:感谢你的提问。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立足县情,充分发挥农业品牌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作用。积极组织我县优质农产品参加各类产销对接活动,展示我县优质农产品,提升我县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一是提升产品品质。加强质量监管,建立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从种植、养殖到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加强对农药化肥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等方面的监管,确保产品符合高品质标准。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加工工艺,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二是讲好品牌故事。深入挖掘武城县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与特色农产品的结合点,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武味俱全”品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价值。如以武城辣椒的种植历史、传统加工工艺为素材,制作宣传视频、图文资料等。规范品牌在各种宣传渠道和产品包装上的使用,提升品牌的整体形象。三是促进产业融合。结合武城县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以“武味俱全”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和线路。建设农产品采摘园等,让游客亲身感受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过程,增加品牌的体验感和吸引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仓储、旅游、文化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谢谢!

记者:在发挥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方面,郝王庄镇连续举办了二届龙虾节,请问,今年在利用自身特色优势,推动消费升级上又有哪些创新做法呢?

陈霄轩: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郝王庄镇以小龙虾、烧烤等本地特色美食为载体,打造“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沉浸式消费场景。通过特色活动引流,激活本地及周边县市文旅消费,带动农产品销售;强化“郝品龙虾节”品牌,塑造“两河文化”旅游新名片。一是打造“龙虾+”多元消费场景。在主题夜市经济方面:围绕龙虾节这一核心,深度挖掘夜间消费潜力,全力延长夜间消费链条。精心打造“龙虾美食街”,在这里,有特色小吃冷饮、鲜香四溢的龙虾搭配充满氛围的啤酒烧烤,给游客们一场充满烟火气的饕餮盛宴。文创市集汇聚各类特色手工艺品与创意好物、非遗展品,带来独特的购物体验。同时,引入火壶等非遗表演,让传统与现代碰撞交融,绽放独特魅力,吸引周边县市游客前来游玩。在农文旅融合方面:精心策划一系列趣味横生的互动活动,推出喂养宠物区、轻量级游玩项目区,让孩子们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举办龙虾垂钓赛、剥虾竞速赛等互动比赛项目,激发游客参与热情;开展直播互动游戏,嗨歌比赛,拉近与线上线下游客的距离。在现场绘制潮流的网红打卡墙,让游客不虚此行。二是拉满线上宣传氛围。线上引流线下:积极联合抖音、快手等热门短视频平台,开展厨师才艺大比拼,展示多样龙虾烹饪技巧。邀请网红达人现场直播,实时展示龙虾节的热闹场景与特色产品,实现线上流量向线下消费的高效转化。通过以上措施,郝王庄镇可实现从单一节庆到综合消费生态的升级,拉动餐饮、旅游、零售等多行业增长,同时塑造“龙虾小镇”品牌,为后续产业延伸(如小龙虾深加工)奠定基础。三是打造乡村旅游新篇章。将产业、文化、娱乐、休闲、美食、旅游等元素融为一体,实现本地资源向乡村旅游产品转化、树立本地乡村旅游文化新品牌,提升消费活力,繁荣文旅市场的经验。今年我镇将进一步拓展思路,计划以陈公堤为中轴线,精心勾勒“一轴两带三区多节点”空间架构,秉持“党建引领、生态优先、产业融合、文化赋能”核心理念,深度挖掘陈公堤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全力构建以现代农业筑牢根基、特色产业点亮名片、文旅体验延伸拓展的党建片区,匠心打造集生产示范、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多功能于一体的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综合体,开启乡村振兴全新篇章,全面激发市场活动,带动消费升级。谢谢!

记者:武城酥梨凭借其良好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市场优势,正逐渐成为消费者的热门选择。请您介绍下武城酥梨项目情况,武城酥梨在果品上又有什么优势呢?

冯阳:感谢你的提问。今年武城广运街道的1500亩酥梨基地进入结果期,秋季的时候会有第一批武城酥梨的采摘下树。当前我们重点推进的是武城万亩酥梨产业长廊暨京杭大运河梨花水岸项目,该项目坐落于武城县境内,依傍京杭大运河东大堤规划路两侧,南北绵延约63公里,覆盖区域两侧各宽50米,北接老城镇并直达四女寺风景区。项目总体规划面积约为10000亩,预计总投资达到10亿元人民币,分三阶段实施建设。本项目以酥梨种植基地为发展核心,并逐步拓展至水果新优品种的培育、水果分选包装、果品深加工、仓储物流、冷链配送以及文旅等多个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项目通过构建种植、科研、展销、交流、文化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为推动武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我们的力量。

另外,武城酥梨在果品上的优势确实特别明显:个大皮薄核小,含糖量在15°Bx以上,酥脆甘甜、爆汁无渣。而且它的抗氧化能力很强,果肉切开后72小时都能保持雪白,不会褐变。常温储存两个月,品质依旧如初,口感和新鲜度都不会下降。是国内乃至国际上最新优的耐储晚熟梨品种。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万亩酥梨产业长廊暨京杭大运河梨花水岸项目,将该项目建设成为“国家级标准产业园的典范”及“中国北方水果集品种、人才、科技、品牌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创新高地”,推动我县梨产业全面升级发展,以水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记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请问,今年以来武城县在推动乡村产业与消费市场联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程永焘:感谢你的提问。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立足县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好特色产业优势,通过创新消费场景、拓展流通渠道、强化品牌带动,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与消费潜力释放。一是做好特色农业文章。发展特色种养业,积极推进冠优酥梨、郝王庄香椿、胎菊等特色种植,加大对鸽子、山鸡等特色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结合现有种植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水培蔬菜和食用菌产业。二是做好产业融合文章。依托省级产业园,做强“一产”,科技化育种与标准化种植双管齐下,广泛运用物联网技术,引进辣椒无人驾驶精量直播机等先进设备,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做优“二产”,依托现有农业产业园,推进辣椒和食品加工。做活“三产”,积极引导企业搭建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实现产销对接。三是做好品牌打造文章。最大力度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全面打响“武味俱全”知名度,加强辣椒、白酒、肉鸭、肉羊、肉鸽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塑造,用好《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振行动方案》等“一揽子”强农惠企政策,分行业培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助推龙头企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在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几位发布人分别就我县发挥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推动消费升级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如需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武城县农业农村局联系,电话0534—2178098。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闭】    【打印】